您的位置:首页 >资质 > 正文

北京11条地铁线路跑进“2分间隔” 择优保留

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,地铁客流不断回升,工作日日均客运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三成,最高日客运量出现在本周二,达到414万人次。记者昨天从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及地铁运营公司获悉,执行“超常超强”列车运行图的地铁线路目前达到10条。算上京港地铁4号线,北京已有11条地铁线路跑进“2分间隔”。

6条通勤线路“人气”最高

北京地铁客流正在不断回升,目前最高日客运量出现在清明节后首个工作日,也就是昨天,达到414万人次,比上周二增长16%,为去年同期的29%。其中,10号线、13号线早晚高峰客流占全日比例最高,分别为50.5%、51%。

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运营协调部部长方志伟介绍,从全天客流量大小来看,排名靠前的线路是10号线、4号线-大兴线、6号线、5号线、1号线和13号线6条典型通勤线路,客流占总路网的56%左右。

目前客流量较大的车站集中在西二旗、国贸、大望路、朝阳门、西直门、将台、望京东等重点办公类车站和沙河、天通苑、天通苑北、宋家庄、十里河、霍营等大型居住区车站。这些车站工作日进站量在1.5万至2.2万人次之间,近期每周增长15%至20%。

双超方案已达设备能力极限

虽然客流量仅为去年同期3成左右,但为了保障疫情期间市民乘车安全,北京地铁先后为昌平线、八通线等10条线路编制“超常超强”列车运行图,通过多交路套跑、开行大站快车、压缩站停时间等措施精准、高效投放运力。截至目前,北京已有11条地铁线路跑进“2分间隔”,分别为1号线、2号线、5号线、6号线、8号线(北段)、9号线、10号线、13号线、昌平线、八通线、京港地铁4号线。

为了实现列车“超常超强”运行,地铁员工付出了巨大努力。北京地铁公司运营服务管理部高级工程师蔡宇介绍,从大年初三开始,工程师们就对北京地铁乘客群体构成、路网客流时空分布规律、客流数据开展研究与预判,在信号能力、供电能力等系统设备设计能力达到极限,且车辆保有量不足的情况下,兼顾安全与效率,制定超常超强行车组织方案。

“超常超强”方案也对其他岗位提出挑战。比如,为确保5号线、6号线、13号线、15号线按图行车,重点关注大屯路东、朝阳门站快速折返,对司机操作流程进行优化,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列车调头、开关车门等作业,缩短折返作业时间;针对6号线朝阳门站、15号线大屯路东站等执行小圈车折返的列车,综控员要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完成清人折返。

疫情结束后将再调运行图

疫情结束后,“超强运行图”还会继续实施吗?蔡宇介绍,疫情结束后路网客流将重回千万级别,地铁公司会根据客流特征变化,对既有列车运行图进行调整,择优保留部分措施,让运力更加匹配客流。

为减少疫情期间地铁站人员过度聚集,从3月6日开始,在每个工作日的6时30分至9时30分,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、昌平线沙河站两座车站试行预约进站。

“从效果来看,沙河站预约进站比较活跃,早高峰大概2500人,占总进站量的15%左右。”蔡宇介绍,预约配额是北京交研院根据车站通道通过能力计算的,根据客流变化随时调整。以目前的客流来看,暂时不存在乘客预约不上的问题。随着客流增长,预约进站效果可能会更明显,下一步计划和方案正在和北京交研院共同确定中。(记者 孙宏阳)

新闻现场

列车还没走,下一班进站提示已响起

昨天开始,北京地铁8号线(北段)、9号线、亦庄线、房山线四条线路加入了“超常超强”运行行列,其中,9号线最小发车间隔压缩到了1分45秒。

“开往国家图书馆方向的列车即将进站……”9号线六里桥站,站台上的列车还没开走,提示下一班进站的广播就已在耳畔响起。列车到站时,不少乘客从车门鱼贯而出,步履匆匆地赶着换乘10号线列车。车站工作人员站在发车台上巡视四周,时刻观察着客流的变化。

在六里桥站,记者登上了一趟列车前往国家图书馆站,车厢中部和车门处有不少站立的乘客,不过没有出现“人贴人”的拥挤情况。途中,记者搭乘的列车曾遇到两次短暂的临时停车,等待耗时约在三四十秒。

9号线是西南部地区居民进入中心城区的一条地下交通线,一头连着房山线,中途又连接着北京西站和六里桥两个交通枢纽,以往早晚高峰,通勤客流与刚下火车、长途车的乘客“短兵相接”,客流压力十分突出。

“疫情期间,北京西站的进出站量下降最明显,这也给9号线减了压。”地铁北京西站站区副站区长刘雯丽介绍,目前9号线工作日客运量已经达到16万人次,相当于疫情前的30%。昨天开始,9号线早高峰列车最小发车间隔从2分钟缩短至1分45秒,已达到了北京地铁最小间隔时间。为了达到这一间隔,一些车站也压缩了停站时间,例如北京西站,就从1分10秒压缩到了1分钟。(记者 李博)

关键词: 北京 地铁 疫情

热门资讯

最新图文